□本報記者王家梁本報通訊員汪峰
  七二村,是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南部的一個小山村。20世紀90年代,因為貧窮,村裡的壯勞力多乾起了劫匪路霸的營生。一時間,“公路飛虎隊”“劫道班”“飛車大盜”猖獗,黔渝鐵路、210國道七二村路段搶、盜現象屢禁不止,過往車輛駕駛員談“路”色變。
  多年後的今天,七二村不僅連續7年實現零違法、零犯罪、零事故、零上訪,而且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6800元,從遠近聞名的亂村、貧困村變成如今的和諧村、富裕村。引發七二村“鳳凰涅槃”的深層次原因究竟何在?近日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對該村進行了探訪。
  七十二拐夢魘路
  七二村因坐落於享有“神州第一彎”之稱的210國道七十二道回頭彎路段而得名。20世紀90年代,該路段車流量、人流量、物流量迅速攀升,讓戶均不足一畝田、人均不足一畝地的村民滋生了“攔路劫財”的不法念頭。
  在當年的40多名犯罪人員中,陳東是唯一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。陳東告訴記者,那時他家裡特別窮,每逢下雨房屋就開始漏水。家中有兩兄弟和一個妹妹,他是老大。“我們蹲守在路邊,過往車輛到了七十二拐慢行時,就上去扒貨,然後賣錢。”
  與陳東不同,李雲峰一開始還對攔路劫財有抵觸情緒,而後看著別人有吃有喝就索性加入其中。“雖然知道這事見不得光,但一想乾這事錢來得快,看到別人都掙‘大錢’,沒怎麼猶豫,我也就走上了這條路……”李雲峰感嘆道。
  據統計,從1993年到2004年的11年間,七二村違法犯罪人數累計達261人,兩人被處以極刑,違法犯罪的高發性和普遍性令人震驚。
  乾群融冰去隔閡
  為摘掉恥辱的“帽子”,2006年起,當地黨政幹部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從走訪群眾破除隔閡開始。
  桐梓司法局普法宣傳幹部劉宇也是吃了三次“閉門羹”,才終於敲開了村民李勝強家的大門。李勝強因未能分到土地連年上訪,縣、鄉、村歷任幹部都有過到省城接他的經歷。劉宇得知此事後,多方協調,為其爭取到農村危房改造項目補助和農村低保。
  這事傳遍了整個七二村,當地老百姓漸漸感到來訪幹部是真心的,於是便敞開心扉,將難處、想法一吐為快。
  2006年開始,桐梓縣司法局、大河鎮黨委、政府以“法治示範村”建設為載體,引導群眾信法、尊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。司法局和鎮村的幹部利用每年春季和秋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春耕、秋種的機遇,分別確定不同主題和內容,並通過院壩會、圈圈會拉家常、擺故事等方式,對農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普法宣傳教育。
  與此同時,市、縣兩級司法行政部門還積極引領村兩委加強民主法治建設,在春節、國慶、春耕、秋種等重要節日和重要時段,組織鎮村幹部進入群眾家中逐戶宣傳,並將宣傳單張貼到農戶家門上,將法律知識送進千家萬戶。
  “送法入村、入戶,必須融入民情實際,在消除隔閡的過程中,增進感情、化解矛盾、贏得民心。”桐梓縣司法局局長周世鑫說。
  法治引領致富路
  現如今,往來於七十二拐的司機不再為途經此路擔驚受怕,取而代之的是72個“法”字,成為沿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  七二村在七十二拐的每個拐彎處設置了一個法治宣傳牌,每個宣傳牌都拓有不同寫法的“法”字,並配以法律法規知識、法治名言警句,固定在72個拐彎處,打造“法治景觀大道”,讓當地群眾和過往車輛駕駛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。
  採訪中,記者瞭解到,每年夏季酷暑來臨,湖南、重慶等地的市民多選擇到七十二拐旅游,有的甚至連住幾個月,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。據統計,2013年,全村共接待游客15萬餘人次,創收1200萬元,鄉村旅館戶均收入30多萬元。
  此外,當地黨委、政府還積極引領村民發展特色養殖、交通運輸等,有序組織農民外出務工。依托“陽光工程”“雨露計劃”,對村民進行務工技能培訓,共培訓農民15533人(次),2013年,全村農民務工收入1400萬元。
  “七二村的‘涅槃重生’,主要得益於法治實踐連續9年的持之以恆。”遵義市司法局局長劉紅霞說,對村民進行普法教育,不僅提升了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、水平,而且還通過法治理念引領了群眾自我管理、自我監督、自我發展,讓人民群眾成為勤勞致富的主人。
  (原標題:法字佈滿七十二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p15epds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